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,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。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,积极探索以学科竞赛为抓手,基于职业胜任力目标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。
一直以来,学院坚持以赛促学,以学强赛,赛教融合,发挥竞赛育人的功能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、科研能力、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在实践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上,学院再次将“学生获得全国性学科竞赛奖项总量和质量取得较大增长”作为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,高度重视,科学谋划,精准发力,整体推进,重点突破,经过“培育—选拔—孵化—突破”,取得了丰硕成果。
2024年度,公共卫生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14项奖项。其中,品牌志愿服务项目《爱不“艾”——构建新时代闭环式公益“防艾+”新模式》获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,实现了在A类学科竞赛中的新突破。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(科学探究类)中,获国赛二等奖1项,国赛三等奖2项;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,获国赛一等奖1项,省赛二等奖1项,省赛三等奖1项。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暨2024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大学生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设计论坛总决赛(壁报展示)中,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1项。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复赛、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,获省赛三等奖2项。
完善体系,优化支持保障机制
学院成立学科竞赛领导小组,为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。多次召开会议推进学科竞赛工作,将学科竞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深入推进,确保竞赛工作不断向前、向深发展,形成领导重视、部门协作良好环境。
加强经费资助与保障。学院以“保障重点、鼓励先进”为原则,设立专项资金,根据各学科竞赛项目的认定级别、人才培养实际和参赛情况等,对竞赛项目进行分级分类资助。
激发参与竞赛内生动力。通过召开专题讲座、年级大会、班会等形式,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。加大教师指导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的激励力度,将成绩纳入学院年度工作绩效分配,激发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热情,不断扩大学科竞赛在师生间的影响力。
资源联动,优化竞赛结构布局
成立科研兴趣小组。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和平台资源,吸纳对科研感兴趣的本科生与任课教师组成科研小组。确保每个专业至少有一项专业特色学科竞赛,每一项学科竞赛都有指导老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竞赛培训,提高学生们在竞赛当中的获奖能力。
成立竞赛备赛小组。学院鼓励备赛小组跨学科、跨专业、跨学院联动,既要有熟悉竞赛章程、流程,在小组中能发挥较强凝聚作用的负责人,又要注重梯队建设,注入青年教师的新鲜血液,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指导老师,最终使学科竞赛在校内实现可持续发展,进而提升了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。
建设专创融合特色课程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,挖掘和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资源,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训练有机融合。学科竞赛与教学相互借鉴、共享资源,将学科竞赛内容有机纳入教学,推动案例式、项目式教学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。
强化培训,提升竞赛能力水平
坚持 “走出去”。学院领导带队前往南京医科大学、苏州大学、安徽医科大学、泰国马哈沙拉堪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学习取经,吸收先进经验,拓宽视野。
积极 “引进来”。先后邀请校内外专家为院教师开展“学科竞赛指导”培训会,针对赛前、赛中、赛后就赛事流程、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答疑解惑,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竞赛指导水平,为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今后,公共卫生学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,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推动学科竞赛工作理顺机制、建强队伍、使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。